产品展示

11 月 2 日四城同燃!十五运火炬映照湾区,深圳 “三站联程” 串起改革创新路

11 月 2 日的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历史性时刻 —— 经国务院批准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将在香港、澳门、广州、深圳四城同步点燃,这场 “三地联动、四城同传” 的体育盛典,在全运会历史上尚属首次,以圣火为纽带勾勒出大湾区 “硬联通、软联通、心联通” 的生动图景。其中深圳站以 “三站联程・山海连城” 为主线的传递设计,更将特区 45 年的发展脉络与湾区共融愿景熔铸于火炬之光中。

11 月 2 日四城同燃!十五运火炬映照湾区,深圳 “三站联程” 串起改革创新路

当日上午 9 时,深圳莲花山公园将率先举行火炬传递启动仪式,随着第一棒火炬手接过 “海焰之灵” 火炬,这场跨越山海的传递便拉开序幕。9 时 30 分,香港添马政府总部、澳门特区政府总部、广州镇海楼同步响起起跑号角,200 棒火炬手(每城 50 棒)将在 50 至 100 米的接力中,把体育激情播撒在湾区的每一个角落。当日下午 5 时,四城火种将齐聚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完成融火仪式,为开幕式主火炬点火埋下伏笔。

深圳站的传递堪称本次活动的点睛之笔。今年恰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5 周年,传递路线总长特意设计为 45 公里,其中跑动约 5 公里,空中传递约 40 公里,用数字密码致敬特区发展史。以 “三站联程・山海连城” 为主线,火炬将以 “陆空联动、山海贯通” 的方式,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巡礼。第一站 “改革之路” 从莲花山下出发,途经行政中心等地标,火炬手的脚步踏过的不仅是城市道路,更是深圳敢为人先的改革足迹,每一步都在重温 “春天的故事”。

当火炬传递至第二站 “开放之路”,低空经济元素的融入让这场传递极具未来感。搭载火炬的直升机将飞越深圳的山脊与海岸,环绕前海、眺望香港,把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、前海国际会议中心等新时代城市客厅尽收眼底,更让金岸中街、港风港味街区的烟火气与湾区天际线同框呈现。这一幕恰是深圳开放包容气质的生动注脚 —— 作为集聚 1900 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、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 70% 市场份额的城市,深圳用空中传递展现着 “未来之城” 的底气。

第三站 “创新之路” 则将视角拉回地面,火炬从空中回归陆路后穿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,在这里,深港协同的创新图景清晰可见。沿途不仅能看到深港青年共创的科创企业,更能通过青少年合唱、麒麟舞、电动水翼板等互动展示,感受 “全民迎全运” 的热烈氛围。值得一提的是,深圳站火炬手队伍中既有科技精英、体育健将,也有环卫工人、外卖骑手等基层代表,他们手中的火炬不仅传递着体育精神,更彰显着大湾区开放包容的民生温度。

yy易游,易游体育,米乐YY易游,yy易游M6

与此同时,其他三城的传递同样特色鲜明。广州以 “千年羊城 新彩广州” 为主题,让火炬在镇海楼的古韵与珠江新城的现代感中穿行,无人驾驶技术在老城区的应用更实现了传统与科技的碰撞;香港的火炬乘着渡轮横渡维多利亚港,途经金紫荆广场、香港文化中心等地标,最终抵达启德体育园,用 “海陆联动” 展现国际盛事之都的风采;澳门则以 2.6 公里路线串联特区政府总部与大三巴牌坊,让火炬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光影中,诉说中西文化交融的故事。

这场火炬传递的深意远超体育本身。圣火的 “源火” 取自南海 1500 多米深海的可燃冰,“深海逐梦、燃冰成炬” 的创举,恰与大湾区敢闯敢试的精神内核相呼应。从深圳莲花山到澳门大三巴,从香港维多利亚港到广州海心沙,火炬所及之处,既有历史文脉的延续,也有科技创新的突破,更有三地民众同心筑梦的共鸣。正如香港赛区负责人杨德强所言,这不仅是香港回归后体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,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展现。

11 月 2 日,当四城火炬同时点亮湾区天空,那跳动的火焰将成为最温暖的纽带 —— 它连接起改革的过去、开放的现在与创新的未来,也让 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 —— 更团结” 的奥林匹克精神,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沃土上结出共荣共生的果实。

发表评论